首页  > 世界杯男足 > 家长打孩子这3个部位,容易把孩子“打废”,附最佳“打娃攻略”

家长打孩子这3个部位,容易把孩子“打废”,附最佳“打娃攻略”

世界杯男足 2025-07-06 22:43:24 9785

不仅伤害亲子关系,还容易导致孩子变得暴力

孩子长久在暴力的打骂行为下,不仅会影响和家人的亲子关系,还会导致孩子也变得暴力起来。孩子从家长那耳濡目染的教育行为将来也会运用到社交能力中以及未来的性格情绪发育,这一点在成年后会更加明显。

容易伤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有的孩子在被家长不当的“打”后,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睡眠出现问题、进食出现问题甚至精神出现问题等,出现这些情况,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寻求帮助。

孩子再淘气不听话,这3个部位也不可打

打孩子也是有技巧的,打的方法家长也有必要掌握。乱打一通不但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发育,所以孩子再淘气不听话,这几个部位也不可打。

孩子的“脸”不可打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打脸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3岁以上的孩子)特别伤自尊心。除了有伤自尊,在打孩子脸时,如果力度过大或是手误,则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脑袋和耳朵,孩子小的时候脸小,家长的手力度稍微大点就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打脸来教育孩子。

孩子的“后背”不可打

幼年时期的孩子骨头都处于发育中,还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大力度影响出现问题。孩子还小还处于发育中,打后背容易影响脊柱的发育,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所以后背万不可用力打。

孩子的“脑袋”不能打

脑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位,一旦受了伤,哪怕一点点小伤都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害。不管任何时候,千万不要去打孩子的头,打头是真的容易把孩子“打废”。

最佳“打娃攻略”:牢记“3不”和“3要”

孩子都有执拗淘气的时候,这时候家长无论怎么劝告都无济于事。打一次可能会起到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打”娃有效又不造成伤害,这份最佳“打娃攻略”请收好。

3不要

“一不要”:不要因为家长个人情绪打孩子

首先,家长需要明白打孩子肯定是因为孩子犯了某个错误,家长才用打的方式来教育。以此让孩子下次不再犯错,而不是因为家长自己情绪不好,把火发在孩子身上。

“二不要”:不要因为孩子的正当行为打他

孩子在某些年龄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不当行为:比如孩子在2-5岁会出现秩序敏感期、完美敏感期等,在敏感期孩子会出现一些家长看似“欠揍”的行为。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非本质性问题,不要因为孩子的“正当行为”打骂孩子。

“三不要”:不要下手太重

打孩子时一定不要下手太重,打孩子的本意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下次不再犯。下手太重不但容易伤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伤害亲子关系以及心理发育。

3要

“一要”:打孩子“要及时”

如果家长要用打孩子的方式去惩罚他,那么一定要及时。孩子犯了错你立马就要对他实施惩罚教育,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刚刚做错了,否则时间长了你再打,孩子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打。

“二要”:打孩子“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

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被打,是因为他做了这个错误的行为,打是为了让孩子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就不会再惩罚他了。

“三要”:打孩子“要对事不对人”

打孩子是针对于孩子犯了某个错误而打他,万不可以此出现一些人身攻击或是伤害亲子关系的一些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这些话是非常伤害孩子自尊心和感情的。

CiCi妈寄语:虽然打孩子是特殊情况下的必要手段,但是家长们也需要懂得打的技巧。不要纯粹因为打而“打”,最后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还伤害了孩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冲击世界杯_2002韩日世界杯 - 0534p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