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女主持人 > 75岁陶华碧回归,一招营收50亿,“变了味”的老干妈还能辉煌多久

75岁陶华碧回归,一招营收50亿,“变了味”的老干妈还能辉煌多久

世界杯女主持人 2025-10-06 01:22:55 530

那是陶华碧人生中为数不多幸福快乐的几年,然后丈夫就突然生病了,不仅停掉了工作,甚至还卧床不起,当时家里孩子还小,陶华碧只能靠自己一个人担起家庭重担。

为了生存陶华碧做起了小生意,当时她靠着卖米豆腐赚钱,晚上趁孩子们睡着了,她就磨豆子准备材料,凌晨就挑着担子赶车往城里去,这样辛苦的生活,却并没有赚多少钱。

随着丈夫的身体越来越差,陶华碧靠着卖米豆腐已经不能维持家里的正常开支了,这时候她听同村的人说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多机会,赚钱也多,她就跟着同乡去广州打工了。

在广州的陶华碧不仅人生地不熟,而且因为不识字,她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好,最后只能做最普通的工人,但是打工时候管吃管住还有工资,已经让陶华碧很满意了。

在外地的陶华碧虽然想念家人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但是为了赚钱她都可以忍耐,只是麻绳专挑细处断,陶华碧在外地打工时接到噩耗,家里的丈夫离世了。

当时丈夫离世,不仅让陶华碧心里没了主心骨,而且家里欠下了不少医药费,两个孩子年龄也还小,小儿子才刚刚满周岁。

之前丈夫虽然生病卧床不起,但是最起码给陶华碧不小的心理支撑,如今主心骨没有了,陶华碧的心理也赶快空落落的。

在丈夫离世后陶华碧原本还想留在广州打工,甚至想要把孩子们接过来,可是最后她发现这个想法不现实,两个孩子年龄还小,其中大儿子甚至到了上学的年纪,陶华碧无法做到既打工的同时也照顾好两个小孩。

最后她回到了家乡,努力工作照顾孩子,好不容易花费几年的时间,陶华碧才把当初丈夫生病欠债的钱给还完了。

之后她靠着自己攒了多年的钱,在街边用捡来的砖头和油毛毡,搭建出来一个简易的小屋,当做自己摆摊的地点。

然后她靠着自己之前的手艺,专门卖凉粉和冷面,这个店开在街边,周围来往都是货车,不少司机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时间长了居然还在当地有了不小名气。

当时陶华碧制作的凉面和凉粉上,都会浇上厚厚的辣酱,这些酱菜是陶华碧自己制作的,是靠着她一步步摸索出来的,这些豆豉辣酱很受欢迎,尤其是开了一天火车的司机们,吃到酸辣爽口的凉面,更是十分高兴。

陶华碧就这样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一直到某天她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来得及准备辣酱,然后发现当天的生意一落千丈,陶华碧这才明白过来,大家爱来自己的小摊子,不是因为她的凉面很有特点,而是自己的辣酱独一无二。

也是在知道自己的优势之后,陶华碧每次做饭的时候都会十分大方地告诉司机们,如果喜欢自己的辣酱,可以带点走,回去自己拌着凉面吃,陶华碧的这些暖心举动,让周围的食客更加喜欢。

甚至时间长了,陶华碧开始单独卖辣酱了,没想到生意居然特别好,可是这个生意经营一段时间后,陶华碧发现自己的小摊子又没人了。

因为周围的商户也发现陶华碧人气大的秘诀是辣酱,他们也发现陶华碧每天会卖辣酱,所以他们专门过来买陶华碧的辣酱,再配上他们自己的特色餐饮,直接抢了陶华碧的生意。

眼看自己的这个小摊子快支棱不下去了,陶华碧狠了狠心,决定放弃自己开饭店的想法,专门卖辣酱算了。

当时有这个想法的时候,陶华碧已经49岁了,她却非常果断地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开始创业

陶华碧在1988年终于下定决心,放弃自己多年的小吃摊生意,向村委会借了两间空房子,从村里拉来几个关系不错的村民,然后开了一个简陋的辣酱加工厂,加工厂的名字就叫做“老干妈”,这个名字可不是陶华碧自己取的,而是之前食客们经常过来,都说陶华碧长相亲切为人大方,做得饭菜也有家里的味道,所以叫她老干妈。

而陶华碧在给自己工厂取名的时候,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老顾客们回头支持生意,所以干脆就用了这个名字。

当时陶华碧的这个工厂,虽然叫做工厂,其实就是两间小屋子,屋子里也没有多少人,都是周围过来帮忙的邻居,或者是闲散在家的妇女们。

陶华碧也参与其中,从买辣椒到剁辣椒,再到最后的拌辣酱,她都要跟着工人们一起工作。因为没有钱买设备,所有的东西都是手工制作。

可是这些工人们过来是上班的,可不是过来拼命的,所以到了剁辣椒的环节,不少人都不愿意干这个苦差事,只能陶华碧亲自上场,在最后的拌酱环节,更是需要陶华碧亲自上场,因为这些材料的比例需要严格把控。

也是因为这次长期的劳作,陶华碧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甚至指头都因为长期拌酱而全部钙化。

但这不是令陶华碧最头疼的事情,在酱料制作出来后,陶华碧想要用玻璃瓶子封存,可是她们的订单太小了,周围的玻璃厂都看不上,没有公司愿意跟她们这个小作坊合作。

眼看酱料放在那里一天两天,陶华碧的心里非常着急,最后还是有个玻璃厂老板被她的诚心打动,给了她几百个多余的瓶子,陶华碧的第一批酱料,才算是有了一个像样的包装。

也是感恩当年这个老板的出手相助,之后多年里面,陶华碧不论生意多大,都和这个玻璃厂保持着合作关系。

有了包装后陶华碧还需要将自己的酱料推销出去,虽然之前陶华碧摆摊时,也有不少忠实顾客,但是他们也不能把这些辣酱全部买完,而且陶华碧当时需要做的,不仅是回馈自己的老客户,还需要开发新客户。

为了打开自己的销量,陶华碧挨家挨户去推销,甚至去找了当初买自己辣酱的几个商户,表示自己愿意跟她们合作,如果不好吃就不收钱,卖不出去就回来退掉。

最终在陶华碧的坚持下,第一批辣酱顺利卖完,并且还在当地留下很好的口碑。

最终靠着陶华碧的认真和坚持,她的辣酱在当地越来越受欢迎,从刚开始的需要推销,到后来的供不应求,陶华碧在经营自己的小工厂一年后,打算借着生意越来越好,把自己的规模扩大,甚至开始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公司。

陶华碧对于自己的这个工厂倾注了很多心血,她不仅参与每一批辣酱的制作,还担任着每一批辣酱的质检员,每次辣椒酱做好后,陶华碧都是第一个品尝的人,只要味道有一点不对劲,陶华碧都不会让这些辣酱流入市场。

也是因为她认真的态度,老干妈的口碑越来越好,甚至在当地也越来越有名,而陶华碧因为每天都要品尝辣酱,所以她上火严重,口腔溃疡也是一直折磨着她。

虽然陶华碧不识字,但是她却靠着自己的认真和努力,成功把老干妈这个牌子越做越大,在大儿子顺利毕业的时候,陶华碧的企业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了。

但也因为陶华碧不识字,所以虽然她们的工厂一再扩建,但是公司规模却一直很小。这个企业想要再向前走,只能扩大公司的规模。

为了帮助自己的老妈经营公司,陶华碧的大儿子辞去了自己的铁饭碗职位,开始专心帮她制定公司制度,甚至开始学习如何管理公司。

就这样在母子俩的共同努力下,陶华碧的老干妈不仅在贵州出名,在全国都成为知名品牌,甚至成为不少国外留学学子四年家乡的代表产物。

陶华碧的企业也成为贵州的代表企业之一,甚至逐渐成长为可以比肩茅台的知名品牌。

退居幕后

陶华碧49岁开始创业,用20年的时间让老干妈成为知名品牌,在她70岁的时候,感觉自己可以退休的陶华碧,放出了手上的股权,开始把公司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

只是没想到她退居幕后不到三年,自己辛苦创立的品牌就差点毁在儿子的手上。

当年她刚把公司交给大儿子,这个人就开始搞副业,他一心想摆脱陶华碧儿子的标签,努力想证明自己,所以放着好好的公司不管,反而开始自己创业。

他投资酒店、制药、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甚至在朋友的鼓动下,开始大肆投资,但是因为前期调查不清楚加上盲目自信,这个大儿子的投资稳赔不赚。

后来甚至在房地产上栽了跟头,带着资金进入了云润天阳的项目后,发现这个项目烂尾了,业主们怨声载道,李贵山也焦头烂额,最后在他的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下,他把自己玩成了老赖,甚至影响了老干妈的形象。

而陶华碧面对儿子的这些问题,也是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他的个人问题,和老干妈企业没有关系。

眼看大儿子不成器,陶华碧把公司管理权暂时交给小儿子,没想到小儿子李妙行同样不让人省心。

为了减少成本支出,李妙行把公司采购的贵州辣椒,替换成了价格更低的河南辣椒,可是每种辣椒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贵州辣椒味道冲多汁水,河南辣椒味道平和,汁水也少,虽然价格低成本节省了,但是老干妈的味道却变了。

眼看老干妈再次面临口碑危机,李妙行没有想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是开始大搞联名,想要靠着创新营销拉动销量。

所以那几年不论是时装周还是时尚杂志,都能看到老干妈的身影,只是这样做销量上来了,营销花费的钱也送出去了,最后一算账,还不如老老实实卖辣酱来的赚钱。

而且长此以往,老干妈靠着营销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却因为替换了辣椒失去了大家的口碑。

但事业经营哪有一帆风顺的,所以对于小儿子的这些行为,陶华碧一边努力补救,一边让儿子多多学习经验教训。

可是还没等李妙行缓过神来,又一个事情逼得陶华碧不得不出面解决。

在2016年的时候因为骨干员工的离职,给老干妈带来不小的危机,当时这个员工不仅带走了配方,还自己开设了工厂,甚至打着老干妈相关的招牌开始售卖辣酱。

虽然最后在泄密的工人都受到了惩罚,但是公司的内部出现了问题,还是让陶华碧心里很难过。

之后家里的工厂失火,更是让老干妈遭受不小的损失。所以在看到儿子替换辣椒并且大搞联名后,陶华碧坐不住了。

只能自己亲自出山再次出来主持大局。

她先是注册老干妈相关商标,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之后立刻更换回了贵州辣椒,并且重新调整配方,甚至为了这个事情,陶华碧还第一次直面媒体,就是为了挽回口碑。

也是因为陶华碧的出山,业绩连续下降两年后,老干妈这个品牌的业绩再次提升,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结语

其实陶华碧面对企业危机的时候,远远没有自己的两个儿子主意多,一个想着搞副业曲线救国,一个想着压缩成本提高业绩,但是陶华碧却靠着真诚的心打动顾客,这才是她的杀手锏。

对于陶华碧来说,每一个顾客都值得认真对待,所以多年以来别的品牌包装换了几次,价格起起落落,但是老干妈却始终如一,就算原材料价格上涨,陶华碧也从来没有卖惨过。

这个女人没有读过书,但是却能将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两个儿子虽然读书很多,也都是为了公司好,但是却没有学得到母亲成功最根本的那个准则。

只有用心做产品,消费者才会给出最好的反馈,如今辣酱市场的新产品层出不穷,陶华碧也到了75岁的高龄,不知道她的接班人到最后,能不买扛起这个沉重的担子,带着这个品牌继续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冲击世界杯_2002韩日世界杯 - 0534p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