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那些事儿——单反相机拍摄模式详解
为了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场景条件下更方便地拍摄,特别是为了使初级摄影者能更快地拍摄出合理的照片,相机生产厂家设定了针对不同场景的具体拍摄模式,只要选择与拍摄情景对应的模式,就能快速拍摄出理想的摄影作品。
一.全自动拍摄模式:高智能、高效率
对于初次拿起相机的摄影者来说,全自动模式是最为简单的拍摄模式。数码单反相机的全自动模式类似于之前人们使用的傻瓜相机拍摄,用户只要选好拍摄对象,稳定住相机,然后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与最终照片拍摄效果有关的光圈大小、曝光时间(快门)、白平衡设置、ISO感光度、照片风格、对焦点的位置选择等参数都由相机程序自动控制,相机程序会根据拍摄场景中的环境条件进行运算,然后得出最佳的拍摄参数,继而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所谓最佳的拍摄效果,是指比较正确但非常普通的照片画面,不会拍摄出摄影者所追去的背景虚化程度、动人剪影、隐藏细节等效果。对初级摄影者来说,这是一种极为安全可靠的模式,使用该模式时,除非是极端环境,否则相机绝不会犯错,总能够拍摄出合理的照片。
使用全自动模式拍摄的照片极为安全,由亮到暗部细节的连续性很强,不会出现画面明暗反差过大而损失细节的情况。
使用全自动模式在室内或夜晚光线较暗的条件下拍摄时,相机一般不会根据光圈的条件而设定很长的曝光时间,而是启动闪光灯补光以获得较快的快门速度。这是全自动模式的缺陷就会体现出来,因为强行闪光拍摄会使得夜晚近处的景物曝光正常,而远处的景物却因为无法获得充足的曝光量而漆黑一片,但这种情况的好处是不会因为快门速度过慢而使拍摄的照片模糊。
在日常生活中抓拍有趣的情景时,可以使用比较快速的全自动模式,这样不用考虑复杂的相机设定,不会错过有趣的画面。
二.情景模式
(一).人像拍摄模式:强大的肤色还原功能
拍摄人像类题材的照片时,一般的拍摄方法是采用极大的光圈,焦距设定在中长焦段,这样可以极大的虚化背景,并充分拉近人物,使人物主体在画面中非常突出。为了方便摄影者拍摄人像照片,相机设定了人像拍摄这一情景模式。选择人像拍摄模式后,相机会综合拍摄要求和现场光线环境,尽可能地开大光圈,从而营造出北京模糊、主体清晰的作品。人像拍摄模式是相机设定程序控制模式,因此在该模式下,相机的感光度、白平衡、拍摄驱动模式(连拍、单张)等参数无法调整。
使用人像拍摄模式拍摄的照片,可以使人物肤色还原较好,并且能够表现得白皙粉嫩。应该注意,人像模式下镜头光圈开得较大,这时画面中景深景浅的各个部位要求区别比较严格,因此在对焦点合焦时应该特别小心,避免失焦的情况发生,否则就会造成对焦点不够清晰的情况。
人像拍摄模式为程序控制曝光模式,因此在光线不足时,相机会自动弹起闪光灯进行补光,按住相机快门不放,可以将驱动模式由单拍改为连拍,方便摄影者从拍摄到的多张照片中挑选最满意的作品。拍摄人物时,一般要对准人物的眼睛对焦。使用人像拍摄模式时,无法启用相机液晶屏的实时取景功能。
(二).风光拍摄模式:呈现色彩逼真的自然风光
对于一般的家庭用户来说,风光摄影可能接触少一些,但对于使用单反相机的摄影用户,风光摄影则是最重要的题材,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外出旅游,相机拍摄最多的总会是风光照片。数码单反相机中,也设定了针对拍摄风光情景的风光拍摄模式。
对于风光照片来说,其一般要求是画面景深较深,也就是画面中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要清晰。设定风光拍摄模式后,相机会自动设定照片风格为风光风格。相比于全自动模式,风光拍摄模式的色彩比较鲜艳明快,绿色和蓝色较多,因为这样比较善于表现绿色植物和蓝色天空。为达到这样的效果,风景拍摄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设定光圈为F8.0-F11.0,光圈在这一范围内可保持相对高速的快门速度,避免照片因相机震荡而变得模糊不清,当然,前提是在室外光线较好的环境条件下拍摄。
风光照片一般要求画面的视角较大,这就需要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因为广角镜头才能在画面中容纳近更多的景物。当然,也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喜欢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风光照片,但长焦镜头拍摄风光照片时一般要求拍摄距离较远,即物距较大。另外,在光线不理想的条件下使用风光模式拍摄风景画面时,应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以提高相机拍摄时的稳定性,或者是采用高ISO感光度的方法。但是应该注意,拍摄风光照片时因为对画面锐度要求较高,所以最好不要使用超过800的感光度。
(三).微距拍摄模式:一花一草的奇妙微观世界
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以及一些商品等静物的表面材质,可以通过镜头对其进行放大显示出来。所谓的放大,是指比一般模式拍摄的照片元素大一些,有一些被摄物成像与实际大小比例接近1:1。
在微距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将光圈开大,照片风格默认为风光。对于摄影者来说,需要进行的操作就是尽量靠近被摄的主体,这样可以将微观对象拍摄得更大,并对要表现的具体部位对焦,使其清晰,而由于光圈较大,对焦点前后有虚化的效果。
拍摄微距照片时,由于物距很近,因此对于相机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否则稍有抖动就会造成照片模糊的情况。同样的,微距模式下对于环境的风力要求也非常严格,正常拍摄微距照片时,应该是无风的条件最为合适,否则即使相机非常稳定,但由于被摄主体受风晃动,也会使照片模糊。
(四).运动拍摄模式:抓住动感的瞬间影像
运动模式主要用于拍摄运动主体的画面,在这种模式下,如果环境光线条件合适,相机会自动将快门速度设定在一个比较快的程度,以凝结运动主体瞬间的画面。但这里会涉及对焦的问题,如果对焦速度较慢,可能还没合焦但主体已经移动到取景框外了。其实,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都设定了3种对焦模式。拍摄运动画面时,可以设定智能伺服对焦模式,半按快门对运动主体对焦,并随着主体运动而不停旋转视角,保证主体不会移动出取景框,这时相机会连续对被摄对象对焦,使摄影者随时都可以拍摄出运动主体清晰的照片。
在运动模式下拍摄时,如果环境光线较暗或者较亮,则很难拍摄出合理的照片。如果环境光线过暗,则快门速度不能满足要求,拍摄的主题会比较模糊;而如果环境光线过亮,或逆光拍摄,则可能会使除主体外的其他景物曝光过度,甚至会因为光线过强而伤害到相机的CCD/CMOS感光元件。这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拍摄模式拍摄。
拍摄运动主体时,物距越远越容易控制拍摄;如果主体离相机较近,则拍摄难度较大。
(五).夜景人像拍摄模式:展示更丰富的画面内容
使用正常人像模式拍摄夜景人像,相机会自动打开闪光灯补光,虽然这样主体的人像曝光比较准确,但由于闪光灯的补光作用,因此快门速度加快,会造成曝光不足的情况。夜景人像模式则不同,开启这种模式后,相对于正常的人像模式,夜景人像模式的闪光灯闪光强度会有轻微的减弱,且最为重要的是相机会启动闪光灯慢速同步模式,拍摄时快门速度并没有明显加快,闪光灯作用主体仍然会曝光准确,但由于较慢的快门速度,会使画面中的背景可以得到充分的曝光时间而整体曝光充足,显得比较明亮。也就是说,使用夜景人像模式拍摄夜晚中的人像,主体与背景都能够拍摄得比较明亮。
举例来说,使用正常人像模式拍摄夜晚人像,假设没有闪光灯的补光,要获得充足的曝光量,曝光时间为1/2秒,但由于人像模式会开启闪光灯补光,因此曝光时间会变为1 /30秒,这样背景就会曝光不足;而如果使用夜景人像模式拍摄,即使有闪光灯的补光作用,快门速度仍然会是1/2秒,因为闪光灯的强度会有少许的减弱,并且闪光灯闪光的时间是一定的,所以主体的曝光量基本是固定的,但由于快门时间较长,这样背景也可以获得充足的曝光量,因此也能够清晰地显示。
夜景人像模式下,由于快门速度仍然相对较慢,长时间快门可能会造成拍摄照片模糊的情况,因此夜景人像模式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以保证相机的稳定性。同时,对于被摄主体人物来说,也应该保持静止的状态,不要在拍照时移动,否则也会使拍摄的照片模糊。
采用一般人像模式和夜景人像模式在室内拍摄,因为光线条件不是很理想,闪光灯都会自动开启辅助曝光,这时可以发现,使用夜景人像模式拍摄时背景也比较明亮。
(六).闪光灯关闭拍摄模式:还原现场的真实气氛
在展览馆、展会、拍摄婴儿等场合时,如果闪光灯闪光,会打扰到其他人或惊吓到婴儿,这时应该将闪光灯关闭进行拍摄,以充分保留现场氛围,或保护被摄对象不被惊吓。
在使用闪光灯才能获得合理曝光量的场景中,如果关闭闪光灯,势必会造成曝光不足的情况,要活的充足的曝光量,就需要使用较长的快门时间,这样又会因为相机抖动而使拍摄的照片模糊,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
(七).CA创意拍摄模式:创意的摄影与摄影的创意
从Canon EOS 500D开始,佳能公司在其入门型单反相机中加入了CA创意拍摄模式,CA是指Creative Auto,意为创意自动。在CA模式中,摄影者能够通过液晶屏上的显示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选项有背景模糊/清晰程度、曝光程度、闪光灯是否关闭、照片风格、画质、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等,并且这些参数均可直接在液晶屏上通过快速选择按钮直接选择后调整。
三.进阶拍摄模式
(一).程序自动拍摄模式:繁简得当
P模式全称为Program AE ,意为程序曝光模式,即半自动曝光模式。在P模式下,数码单反相机的曝光由相机自动控制,但允许摄影者对白平衡、ISO感光度、曝光补偿数值、测光模式等拍摄参数进行调整,是一种简单快捷,但又有一定创造性的拍摄模式。P模式在默认不进行调整的状态时类似于全自动模式,初级摄影者可以使用这种模式直接拍摄照片,大多数情况下的曝光能够拍得令人满意的作品。因为P模式下的曝光由相机根据现场光线情况自动完成曝光,所以不存在曝光不足或过度的情况,即使是现场环境光线不足,闪光灯也不会弹起,这是与全自动模式的不同。
在P模式下,相机根据现场光线情况确定好曝光组合的光圈值和快门值后,摄影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光圈值或快门值进行调整,例如,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相机设定的光圈为F1.8,快门速度为1/500s,这样拍摄的照片景深极浅,这种情况下,摄影者就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缩小光圈后拍摄。缩小光圈后,快门速度也相应变慢,这样可以与相机确定曝光数值保持一致。调整时,滚动相机快门按钮后的拨轮,即可调整光圈数值,此时可以发现快门数值也会相应改变。
如要在P模式下使用闪光灯,需要按闪光灯启动按钮将其弹起。如果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使用P模式拍摄,相机会自动将光圈开至最大,以获得足够的光线,并且快门时间也相应变慢。如果光圈开至最大也无法获得较快的快门速度,此时可以调高相机的ISO数值。
(二).光圈优先拍摄模式:人像、夜景、风光均适用
拍摄照片时,光圈是决定画面景物虚化与清晰的主要条件,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曝光量的多少,即画面的明暗效果。因此,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是最为重要的拍摄模式。
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摄影者可以随时、自由地控制光圈的大小,营造景深景浅或画面曝光的效果。为了突出画面主体,可以开大光圈,例如将光圈从F10调整为F1.2,则画面的景深会变得很浅,对焦点周围虚化程度非常高,这样原本显示在画面中的细节会被完全虚化掉。另外,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中,如果使用小光圈会有较长的曝光时间,这对于手持相机来说,就无法拍摄出清晰的照片;如果开大光圈,则可以获得相对较快的快门速度,因为曝光量一定时,光圈大,快门时间短,反之则长。
光圈优先模式是摄影者最常用的拍摄模式,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微距摄影、夜景摄影等几乎所有的拍摄题材中,都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出很好的照片。在光圈优先模式中,摄影者控制最重要的光圈参数,并可以调整其他参数,创造性拍摄的空间较大。例如,确定好光圈后,调整白平衡可以调整画面色调,调整照片风格可以调整画面局部色调,而不同的测光模式的调整则可以控制画面中局部或整体的曝光程度,对焦点的选择则可以控制画面局部的清晰程度。
(三).快门优先模式:完全掌握动静的瞬间画面
快门是控制被摄的运动主体动感模糊或静态凝结的主要因素,另外,快门与光圈一起还能控制画面你的曝光程度。相机的快门优先模式是指摄影者可以随意、自由地控制快门时间,其他拍摄参数主要为快门服务。
高速快门能够在拍摄运动对象时抓怕其瞬间的静态影像,即使其凝结;慢速快门在拍摄运动对象时能够表现其运动的动态模糊感;中慢速读的快门则可以表现运动对象动静结合的作品,视觉效果非常好。这样,使用快门优先模式,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拍摄或静态或动态的照片效果。
快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控制拍摄画面的曝光量。高速快门下曝光时间较短,慢速快门曝光时间较长,这在拍摄一些光线条件比较极端的场景时较为常用。